企业新闻

初步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措施)
发布时间: 2024-10-05 浏览: 9 人次

苏联初步实现农业耕种的机械化的时间是

1、答案C 导解: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每年给农村提供几万台拖拉机,初步实现了耕种的机械化作业。

2、变化:1928-1929年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必须要以工业化为核心,同时建立集体农庄,实现农业的集体化和机械化,打破小农经济。因此,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1929年是苏联大转变的一年。

3、苏联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农村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也在1929年展开。斯大林视察农村后,提出加速改造个体小农经济,中伏尔加边区积极响应,迅速组建了大量集体农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的比例大幅上升。全国范围内的全盘集体化运动紧随其后,短短两个月内,近半农户加入集体农庄,达到了50%的比例。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5、年上半年,斯大林视察农村,要求加快对个体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中伏尔加边区的党政领导提出要迅速把全地区变成全盘集体化,并着手大规模组建集体农庄。只二个月时间,就组建起500个集体农庄,全地区62%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在斯大林提议和主持下要求马上在全国范围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

为什么要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根据法律规定,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来武装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生态效益。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一条明确,“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二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

为了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该法规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即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它涵盖了农业机械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内容,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怎样的

年代,水果、蔬菜等收获机械得到发展。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机械作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逐步向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为发展新式畜力农具,如步犁、耘锄、播种机、收割机和水车等。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建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制造工业。

农具发展史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农具阶段、古代农具阶段、近代农具阶段、以及现代农业机械阶段。在原始农具阶段,人类最早使用的农具非常简单,多以木、石、骨等材料制成。例如,石斧、石铲和木耜等,这些工具虽然原始,但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帮助人类从游猎生活逐渐转向定居农业。

原始狩猎采集阶段:在石器时代,人类主要通过狩猎、捕鱼和采摘野果来获取食物。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极大,生产力水平低。 母系社会农业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开始尝试种植和养殖,虽然狩猎和采集仍是主要生活方式,但已出现了农业的初步形式,如驯化家畜。

如果分为四个阶段,一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如果分为三个阶段,一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从原始社会开始,指的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利用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定义

1、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新过程。-、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问题,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也对农业机械化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

2、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数,一般按作业项目分别计算。目前,常用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衡量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叫综合机械化水平。

3、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农业机械化产生和发展

1、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对农业领域的渗透。其发展进程在欧美各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半机械化阶段,大约出现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普遍采用畜力牵引的简单农业机械,标志着机械化过程的初步起步。其次,是基本机械化阶段,大致从20世纪初持续到50年代。

2、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特别是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以后,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县乡两级先后建立拖拉机站,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脱粒机、插秧机、粉碎机等农业机械也逐步走进农村。

3、农业机械化是将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农业机械化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农业机械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4、农业生产实践中,人力工具逐渐被机械和动力装备取代,以提升效率。19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农用牵引动力机械研究。苏联学者Β.Π.戈里亚奇金在1896~1935年间,通过试验研究和提出农作力学,推动了农机具的科学设计。